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胡正武教授再开讲座 谈古代地方职官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8日 10:54:46 编辑:陈涵婷
(0)

本网讯(记者黄晓慧)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史书时,经常会碰到古代职官名称,作为现代人,对于一些职官名称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近日,应温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邀请,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胡正武教授再次来到温岭,继讲述中央政府官制后,在四季文史讲堂中作《治民靠县 牧民为州——古代地方职官简介》讲座,讲述地方政府官制。

中国行政区划从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郡县是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单位,后虽有些变化,但格局未变。郡官称太守,州官称刺史(后或称为牧),州有上州、中州、下州之分,台州属于上州。刺史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属官。

唐代浙江有越州、婺州、衢州、处州、温州、台州、明州七州,上面还有江南道,后江南道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台州属于江(南)东道。

县有上县、中县、下县之分,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

唐分全国为十道,后来分为十五道,每道派遣黜陟使 ,后来又有采访处置使、观察使等名,巡视各州。后又在边境设置若干州为方镇,设节度使,兼度支、营田、观察等使,总揽一方军政、民政、财政和监察大权。宋代废藩镇制度,节度使只是优宠将帅大臣和宗室勋戚的虚衔。另分全国为若干路(为唐时道的替身),各路设转运使等官,掌一路财赋等事。我们现在日常口语中,称外地人为“外路人”,就是“路”这一行政区名称在语言中的遗存。

现在的省这一行政区名称,则是从元朝开始的。元朝地方照搬中央中书省,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督主持协调。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到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地方职官,巡抚是一省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至数省的军民要政。

胡正武在讲座中举了许多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职官的知识。了解了这些职官知识,在读文史图书时,就能更好地理解了,如明代温岭乡贤谢铎修《赤城新志》,自署为“赐进士朝列大夫南京国子监祭酒前翰林侍讲兼修国史经筵席官致仕郡人谢铎”,其中朝列大夫为阶官,南京国子监祭酒为职事官。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