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百村行 | 上林村:“上林咸菜”成传说 古樟依然枝叶茂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5日 15:41:47 编辑:金敏
(0)

看到“上林”,人们常会联想到汉上林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等,城西街道上林村村名的由来,据《温岭县地名志》记载,是“因地处芝岙山西麓(上),古居林姓,故名”。

上林村邻近太平街道,从太平街道到上林村,可以穿过莞田岭隧道、东辉隧道,也可经过中华路到达。

因“百村行”采访,6月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记者两次走进上林村采访。

上林村一角。

三产发达上林村

从地图上看,上林村有七星云顶、陈公馆等酒店,有城西小学,有翡翠花园、文锦佳苑(在建)等楼盘,这文锦佳苑(在建)实地所见则是中梁“国宾一号”,该地块是2018年7月,中梁以4.72亿元竞得的XQ100119地块。

上林村是个三产相当发达的村,过去,在翡翠花园东边、中华路西侧的村留地上,还曾有过乾宫、皇廷(更早时是康喜)等知名的娱乐场所,后来这两家场所建筑被认定为违法建筑而拆除,现在则依旧是空地一片。29日下午,记者在上林村村部橱窗里,看到上林村的官方介绍这样写道:“……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共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76人,合计608户,共有党员48名,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00多万元。”乾宫、皇廷的搬离,应当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减收不少,该村2021年经济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完成村留地规划出租。

上林村2018年基本上完成了整体拆迁,现在,走进上林小区,一排排一幢幢的小康型住宅井然有序,分布在上林路两侧,总数有139幢,被划分成6个网格管理。

在村部大楼,记者在该村村委会委员张玲君的陪同下,参观了去年9月开馆的村文化礼堂。

礼堂中有上林村大事记:1993年,莞田岭隧道通车。2001年,上林村村部建造,中华路征地(2007年通车)。2004年,城西小学整体搬入。2006年,村留地开始出租(乾宫、皇廷公馆出租)。2009年,开始整村拆迁(2018年基本完成)。2010年,七星云顶、环球一号地块出租。2013年,东辉隧道开始建设(2017年1月通车)。2018年,XQ100119地块(七星云顶对面)出让。休闲公园、健身广场建成。

东辉隧道。

“上林咸菜”已成传说

记者在村部邂逅了老党员蔡小勤,这位1971年3月入党的老党员,是村里三位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之一,另两位是杨正传和郑克盛。

上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咸菜村”,“上林咸菜”非常有名,2010年6月29日,《温岭日报》曾刊登记者徐军德、见习记者陈晓采写的报道称:据土生土长的村民蔡松斌说,1998年前后是村里腌咸菜高峰期,全村三分之一、近百户人家腌咸菜。报道时,村里也就剩下20来户还在腌咸菜。土地被大量征用是村民们改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报道中这样写道:“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当地工业区的建设征用了上林村大量土地,土地被征用、咸菜效益不见好,于是村民们纷纷改行。2003年建造城西小学又被征地,2005年翡翠花园的入驻又征用了大片土地,蔡松斌家的土地也是在那时候被征用的。陆陆续续下来,村里的农田已所剩无几。”“面对这种现状,蔡松斌等人意识到,他们散户的经营模式日益受到威胁,且形成不了规模,2003年,蔡松斌等六七个人牵头成立了温岭市城西蔬菜产销合作社,终于走出了一片新天地。”“7年多来,蔬菜合作社的社员队伍不断壮大,箬横、温西的菜农,乃至义乌的菜贩子也加入到了其中,如今社员已经有103人。箬横片负责提供新鲜蔬菜,腌制的程序则在上林村完成。腌菜的品种繁多,随着季节的不同,白菜、咸菜、榨菜、大蒜等腌菜是五花八门,在市场上也有着良好的口碑。2008年下半年,合作社还注册了‘兴会’商标,进一步打响知名度。据悉,该社的咸菜等腌制品近则辐射我市及周边县市的农贸市场,远则销往义乌、永康等城市。”

记者向张玲君和蔡小勤询问“上林咸菜”的有关情况,据蔡小勤介绍,上林村的腌菜,在民国时就已名声在外了,腌制榨菜、咸菜的都有。勤劳的上林人除了在本村种菜外,还将菜种到城关下水洞那边,现在的万寿路这片区域,过去还是农田时上林人也去种过菜。以前集体的时候,村民还曾到城里买田壅(肥料),还要担田壅翻过莞田岭。改革开放后,承包到户,上林村几乎家家户户腌菜。上林人最早用七石缸等缸腌咸菜,后来用石板构成板坑加工腌菜,再后来挖地窟铺塑膜腌菜。

由于城市化和“五水共治”的推进,现在上林村村内乃至城西街道已无可腌菜的地方,据说还有少数几户在别处从事老本行。

记者在翻阅资料时,看到台州市地区农业局编的《“一优两高”种植结构100例》,其中上林村作为“以加工流通为龙头的发展型”典型入选。金启勇撰写的《以加工为龙头 粮超“双纲”钱近千元》提及了当时村里农副业发展状况,其中也提到了咸菜产业:

上林村位于温岭城关镇北郊,全村16个村民小组,420户,1477人,875个劳动力。耕地总面积798亩,其中水田649亩,旱地149亩。1991年冬全村种蔬菜940亩,不但本村耕地全种上蔬菜,还向附近村租用土地142亩,平均每亩产鲜菜717公斤,总产673980公斤,全部加工成咸菜出售。每公斤鲜菜能腌制0.65公斤咸菜,总产量438087公斤,市场批发价平均每公斤1.40元,创总产值61.33万元,平均每亩652.50元。除去生产、加工成本620万元,净收入55.13万元,平均每亩净收入58650元,加工增值52.65%。后作种植早晚稻,全村584亩早稻,平均亩产380公斤,649亩晚稻,平均亩产430公斤,两季每亩净产值310元。全村全年总产值91.53元(按,原文如此,应是“万元”),平均每亩产值973.70元,净收入75.23万元。全年两季粮食亩产超“双纲”,人均净收入509.30元,经济效益显著。

咸菜加工是按500公斤鲜菜加35公斤食盐的比例进行腌制。

蔡小勤等告诉记者,除了腌咸菜外,上林人的副业还有编竹篮、绣花等,以前,村民编织竹篮、鸡笼、石子箩、筲箕等,送到县城坊下街等处出售。后来还盛行过用包装带编篮。女性则主要是绣花。后来,村民还干过废旧电器拆解生意。

上林村山堂。

蔡姓为第一大姓

上林村有蔡、陈、张、郑、季、潘、杨、梁等姓氏,蔡小勤告诉记者,蔡姓主要居上林村田洋,太公头早先从福建逃难到黄岩新桥管(今路桥区新桥),而后后裔再迁到上林、三星桥等地。

上林村现蔡姓人氏有400多人,是村里的第一大姓,第二大姓则是陈姓。

蔡小勤记得住的蔡氏辈行用字有“宝玉道义”,他本人是道字辈,现在上一辈已经没有了。

盘龙山山堂:自力更生筑山塘

蔡氏宗祠在上林庙的西边山麓,6月30日上午,记者冒雨来到这里,然后沿着沿山漫步道上山翻山,来到山堂自然村,途中,在石阶两侧看到山上还有一两处遗留的老屋。翻过岭后,在山堂杨府庙西边,看到一个山塘,在山塘边邂逅77岁的郑理青老人,他正是郑克盛的弟弟。

郑理青说,北山这一带有前山堂(北山村山堂)、中山堂(上林村山堂)、后山堂(芝岙山头)三个山堂,上林村的山堂还叫“盘龙山山堂”,附近山头有碉堡遗址,土改时土地分给了他家,后来,电视台的电视塔就筑在碉堡遗址上,从上林到这个岗头的这条岭,就叫蜈蚣岭。

山堂自然村,曾有上林大队第7队、第14队两个小队,第7队的人有张、郑两姓,人口多,第14队有潘、梁两姓,这个队人口少。

张、郑两姓是同太公的,姓郑的太公头,住在山堂,与城关后溪岸人张姓太婆,结为夫妻后,两人所生育的儿子分别姓郑和张,现在还有一个祠堂建在山堂一山窝里。至于张、郑太公太婆到底何时住到山堂的,郑理青说讲不清楚了。但是山堂杨府庙里有一张清代光绪年间的石供桌。

郑理青和山堂山塘水库。

山堂山塘水库,是上世纪70年代造的,是郑理青带领同小队社员一起去县水利局申请批下来的。郑理青说,过去,山堂人很苦,像山塘周边的这些地方,现在看上去林木很多,过去都开垦出来种番薯,村民房屋则散落在周边。因为在山上种庄稼缺水,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小水库。“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当了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那时,大队书记没有了,第一副组长就是大队负责人。他去找渭川公社书记蔡宗法商量。蔡书记很支持,主动提出帮忙写申请报告,让盖好大队、公社公章后送县水利局去审批。县水利局派人上山调查测量后同意建小水库,并拨给一笔资金。大家就动手干起来。“造坝用的石头,是用炸药爆炸开采的,大队有个人在当兵时挖过壕沟,请了他来,还请了北山大队的一位师傅来放炮采石。筑坝打夯用的黄土就从边上的山上挖,当时,山堂人老老小小都来挖土,北山山头、芝岙山头的人也来帮忙,说水库的水也分给他们用,这当然好啊。大坝筑起后,边上引洪道开起来,当时这小水库设计的库容是3500方,之后就从来没有缺过水,最旱的时候,这里也还是有水。”

现在水库里花了千把元钱,买来鱼苗,养了一些鱼。

因为有水库不缺水,一些人在水库周边山地上种上了庄稼,他们将种菜当作生活的一种乐趣。

过去,山堂自然村的人是非常辛苦的,老郑说,他们也有水田,在山下的上林自然村,他们小队就有32亩,现在城西小学这里,就原是他们小队的田征去的。

当年住在山头的山堂人种水稻要到山下去,割了稻谷,要一担一担担到山上来,晒干后存放在谷仓里,打米时,还要再担到山下去加工,再担回到山上,很麻烦。

山堂人上街赶集,要到温岭城里去,三、六、九市日,都是步行走莞田岭头下去。因为在山上生活不便,在水库建成后没几年,郑理青就率先住到了山下,他建房的田是用山上的山园调换的。后来,山堂自然村的人陆续移民下山,现在,山上还留有一座山堂杨府庙(就在山堂山塘水库附近,从中华路这边沿着北山公园的环山健身绿道上山很近)。

记者后来去山堂杨府庙看了一下,发现主祀“少圣帝主”(神像边上贴着的名称),当是与太平街道北山村北山庙和城西街道上林村上林庙一样,主祀的是萧圣帝主,两边附祀杨府六大神、七大神。

上林村文化礼堂展品。

古樟茂盛上林庙

上林庙在土改时,曾改作上林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林小学移到山岗头(今东辉隧道顶上半山,张玲君曾在此校当学前班老师多年,现旧校已拆除),但庙宇原址仍不能进行正常的宗教信仰活动。落实宗教政策后,当地信众恢复了上林庙, 1994年,保下两村上林村和下保宅前村(民国时两村合为下保保)信众在保持上林庙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对该庙进行了修缮。1996年,观音殿落成。2012年,上林村和下保宅前村信众共助资208万元、塑银19万元,并由上林庙理事负责重建上林庙大殿,同年落成。2013年农历八月廿四在庙主萧圣帝主寿诞日举行了开光仪式。

上林庙位于美女山北麓,左虎右狮相伴,即东为狮子山(下保山),西为虎山,建庙以来,一直没有迁移,现庙内外的三棵古樟,是该庙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其中在庙内的两棵古樟,树龄均为460年,是浙江省古树名木,温岭市人民政府2017年挂牌。其中东边的一棵,树高14米,胸围476厘米,平均冠幅12米,编号为108120300003(原编号为浙JC041),西边的一棵,树高19米,胸围520厘米,平均冠幅22.5米,编号为108120300002(原编号为浙JC040)。两棵古樟现在还是枝繁叶茂,部分枝柯上长满了“老鼠尾巴”(圆盖阴石蕨)。这两棵古樟,曾经因为土改时,上林村、下保宅前村(民国时两村合为下保保)购买抽水机缺钱,而作出了“牺牲”,两村分别将两棵樟树各锯去一半,因此现在留下的古樟只是原来的一半。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 | 记者 黄晓慧

编辑 | 王怡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