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叶团员扬鲸殉义处”石碑 钩沉出1937年温岭少年救人往事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11:15:13 编辑:金敏
(0)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记者从微信好友椒江缪含博和临海彭连生(临海文保所所长)所发朋友圈中,得知在椒江区葭沚街道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新馆(丁介士旧宅)内,新发现一块与温岭相关的“叶团员扬鲸殉义处”石碑,记者当即协助他们查找资料,基本上搞清楚了该石碑背后的史事。10月9日,记者又专程前往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实地拍摄了石碑。

据缪含博先生介绍,他是看到葭沚杨星豹先生一篇文章后,感觉台州文史资料中对此碑似未作过记述,第二天即约上朋友王宝秋、姜鸣岗一起去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实地查看。

这块“叶团员扬鲸殉义处”碑现暂靠墙置于纪念馆接待处,底部略有残缺,现实际长为111~118厘米,宽50.5厘米,厚10厘米,系由类似长屿石的石材打造,其文字内容完整无缺,正文为“叶团员扬鲸殉义处”,上款为立碑时间“中华民国二六年三月  日”,下款为“中国童子军第一四团立”。

叶扬鲸到底何许人?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得知民国时出版的《新中国幼苗的成长》书中有一篇《记叶扬鲸的死》。查到原文后,得知叶扬鲸大致事迹:民国二十六年(1937)3月13日,星期六,下午4点钟,浙江台州中学(此时学校分部办在葭沚原水产学校内)的同学纷纷回家或跑到街上买东西,只有少数同学在操场上打球、躺在宿舍里休息。学校附近的池塘里春光一片,被同学们起绰号为“书呆子”的黄崇悌同学,拿着一本英文书在池塘边背单词,由于过于入神,不小心“就哗啦一声掉到塘里去了”,狂呼“救命”。

这一声尖利的“救命”的呼喊,就震惊了操场上打球的同学们的耳朵。

“哪里有人呼喊?”叶扬鲸,一个素常被同学们敬重的童子军中队长,他问了一声,就急忙循着声音的来处跑过去。

“啊,有人掉在池塘里去了!”叶扬鲸看见池塘当中水漩涡里不时露出一只手来。

噗通一声,他丝毫没加考虑就跳进水里去了。仗着他平日学了一点游泳的技术,再加他一股勇气,竟一猛儿浮到塘的中心,三把两挠把黄崇悌拉住,可是黄崇悌因为急于想抓住一个扶手,见有人来救他,恨不得一把捉住,不想他用力过猛,反把叶扬鲸拖进水面下,他们俩一口一口的污水从嘴里喝进去,又从鼻子里冒出来。

霎时间的挣扎,黄崇悌到底被推到浅处,而叶扬鲸则仍在没颈的深处挣扎。冰冷的水,使他的双腿痉挛,干着急也泅不出水面。

岸上的人先把黄崇悌搭扶上来,他仰卧在地上,吐着浑黄的水。

几个小同学见叶扬鲸泅不上来,就跑去喊校工,去喊校长。但等大家都跑来的时候,一个臃肿的浮尸已经漂在水面了。

经施用人工呼吸法,和种种救生的手术,可惜都无效果。

星期六的晚上,本来是学校里最充满快乐的时间,可是这天自校长以至工役,没有人不感觉特别凄楚的。惋惜,感叹,和啜泣的声音围绕着这英勇侠义的少年尸体。

当少年尸体在次日清晨装殓到一具棺材时,台州全县的人民都跑来为这个侠义少年默哀。汪校长老泪纵横以致讲不出一句话来……

文中还记载,叶扬鲸救人牺牲后,台州中学为他特建了一座纪念亭。

记者查阅《台州中学百年志》后,发现志中《沿革纪略》部分对此事有记载:“民国25年(1936)冬,葭沚分部初一学生黄某,清晨不慎跌入水塘。初二学生叶杨鲸(温岭白山乡人),奋不顾身跳入塘中,用尽全力抢救,终于推黄上岸,可他自己因水寒力竭被淹而亡。为表彰叶的舍己救人精神,在海门校园的小山头,建了‘杨鲸亭’。”书中将叶扬鲸的名字记为“叶杨鲸”,事情发生时间也记错了。

叶扬鲸是温岭哪里人?因为温岭叶氏多为镜川叶氏,记者特联系了大溪镇纶丝洋村叶名溪、叶春友和叶坚强等人,叶春友帮记者查阅了《镜川叶氏宗谱》(下宅桥房),发现叶扬鲸就是他们村里人,是温岭文化名人叶来青(叶遇春)的次子,叶来青生叶扬觯、叶扬鲸两子,叶扬鲸在谱上的记载内容为:“国宁 字扬鲸,生于公元一九二〇年庚申二月初十日亥时,卒于公元一九三七年丁丑二月初一申时,葬白塔杨岙山。”

叶扬鲸之父叶遇春,1992年版《温岭县志》中有简介:“叶遇春,字来青,号戆庵,白山人。清末秀才,酷爱古文。师事南通张謇,参与《通州志》编纂。后任浙江陆军讲武堂教席,一度回乡闲居,经蔡元培介绍,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副教授,主讲《易经》。抗战初回乡,执教于台州中学。晚年穷困潦倒,病终于家,为文隽逸雅健,著述甚富。遗稿不及整理,散失殆尽。”

叶扬鲸奋不顾身救人的壮举在当时应当影响较大,《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 民国32年(一)》就记载“童子军十四团叶扬鲸,冒险入水救活他人而牺牲自己生命案决予褒奖,并请会长筹集扬鲸扩大水中救生工作基金,用以增加行善者之技术,而减少行善者之死亡”。

1939年,日寇轰炸海门,葭沚原台州中学分部校园内的“扬鲸亭”已不复存在。而这块“叶团员扬鲸殉义处”纪念石碑,据杨星豹介绍,则是葭沚街道五洲村一杨姓老农在葭沚原水产学校的旧址发现的,并搬到家里当洗衣石板用。原葭沚小学校长陈忠伯闻知后,以一块水泥板与其调换,将石碑交予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作妥善保管。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 | 记者 黄晓慧

编辑 | 汪企宣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