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百村行丨五里泾村:陶人埏埴以为器 水火既济质千秋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15:20:40 编辑:金敏
(0)

清代箬横桥下人陈一星,著有《果园诗草》一书,书中有《泊舟五里泾桥上一钩新月远望有作》:双堤横跨是何桥,老树萧疏四望遥。月上一钩天穆穆,泾开五里夜迢迢。霜寒葭菼伊人远,梦醒琵琶古塞高。倚枕短篷思不寤,寸肠已断复魂销。

五里泾前赵。

这里的五里泾桥位于泽国镇五里泾村,明《嘉靖太平县志》记载:“五里泾 在十七都,通官塘。”清《嘉庆太平县志》上则介绍了五里泾得名之原因:五里泾 在水洋、江洋两界间。自镇东桥(俗名五里泾桥)抵念佛桥,其长五里。念佛桥近大池陈,瓦甓所出……

从这段文字可知,五里泾之所以称为五里泾,是因为从镇东桥(俗名五里泾桥)到念佛桥(即现范桥)这段河道,其长度为五里,故名。

2008年,时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的戏曲理论家、批评家傅谨,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温岭戏班 民间信仰与戏剧的繁荣景象》。之前,他曾在台州实地考察活跃在台州的民间戏班,写成《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初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中国图书奖)。《温岭戏班 民间信仰与戏剧的繁荣景象》这本书篇幅少许多,包括“我眼里的温岭”“民间戏剧的繁荣与广场演出”“祠堂与庙宇”“林家祠堂的复建和祭祀”“林家祠堂的演出及组织”等内容。书中所称的林家祠堂,就是五里泾林氏宗祠。这本书就是围绕林氏宗祠的复建和祭祀、演剧活动而展开讨论的。

11月2日,因《百村行》采访,记者走进了五里泾村。

林赵张徐为五里泾四大姓

五里泾村有前赵、田洋赵、后岸、前岸四个自然村,其中前赵是村委会驻地。

五里泾村有林、赵、张、徐四大姓,其中林姓人家占60%左右。据村民介绍,林姓主要定居在前赵和后岸、前岸,赵姓主要在田洋赵、前赵,徐姓在田洋赵,张姓在后岸张家。五里泾赵氏,为西桥赵氏一族(这一族分布在温峤赵桥等地)。张氏为箬横坊边张氏分支。徐氏祖先则自温州乐清虹桥迁入。

五里泾村文化礼堂。

五里泾林氏宗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

记者从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泽国镇志》上获悉,2014年,《五里泾林氏宗谱》为村民林合聪收藏,不过,到村部打听时得知林合聪已故,现藏谱的是老支书林云头(谱名培云)。

在林云头家,记者得知,因为台州林氏族人要编《台州林氏史志》,有谱序等内容的2014年修《五里泾林氏宗谱》第一卷已于去年送去了椒江编辑部,林云头给记者拿来了一本房谱。

“吾林氏源启轩辕,出自比干,长林得姓,西河博陵受封,济南下邳著望,晋安发祥,长河三千,百派繁荣……”从房谱中一篇《五里泾林氏家族谱序》中得知,五里泾林氏祖先也属闽林晋安世系之莆田系,五里泾林氏始祖为林朋之,由洄浦赘入牧屿前洋陈氏,后裔昌盛。五里泾林氏最早的宗谱,由五世林宗泽修于明正德三年,其后多次续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第八次续修,一直到1994年为第九修,2014年为第十修。

五里泾林氏后裔分布广泛,2014年修谱时统计,除五里泾本村外,还有定居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国内台湾、上海等地,省内杭州、宁波,温州乐清大荆后岙、阁口、盛家塘,以及台州内温岭温岭街、青屿、坞根、杨家渭、后洋郑、虎头山、塘下、吴岙、珠村、长屿、小河头、庵前、上山、上洋岙、大池陈、上汇头、金边、许家渭、流庆村,玉环坎门、楚门、石施坑、三角眼、泗头、下湫,路桥桐屿等地的。

五里泾历代祖孙行次字母(行第字母),其中名行为:友恭士藻宗永良尚世明洪光庆伯仲,增续名行:本培奕  盛德裕家祖荣保国忠义全舜日乐尧天允再能克顺正道圣贤传。在五里泾村,目前本字辈人最大,但只有两个男丁了,都在前岸。五里泾村最小的后岸人到荣字辈了。

当天下午,记者还去看了五里泾林氏宗祠,这座宗祠为传统古建筑风格,有五间屋面,占地面积较大,院子内四角各放着一口铸着“五里泾林氏宗祠,2020年6月8日”字样的消防用铜水缸。

据林云头介绍,这座新祠堂,是在明正德三年建成的老祠堂旧址上复建的,原来的老祠堂是四合院建筑,人民公社化时,曾改为牧西大社,因为祠堂是公共建筑。五里泾大队部也曾设在这里。祠堂这里还办过牧场、五里泾小学(现在是泽国三小五里泾校区,建在村内另一条河边)、卫生所。

改革开放后,老祠堂内还办过翻砂厂、纸箱厂,祠堂里原有老匾,在办厂时被当床睡。在办纸箱厂时,不小心发生了火灾,将木结构的祠堂烧毁了。

老祠堂烧毁后,林氏族人复建了三间屋面的祠堂,傅谨博士2004年12月来五里泾村考察时,看到的就是当时的这个祠堂。当时,祠堂北面还是老的石拱桥(现改为平桥)。

现在这座祠堂是2007年2月由临海市江南古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乐清市古建工程公司建造的,于2008年冬至举行落成典礼。林云头介绍,建造宗祠的钱由五里泾林氏族人乐助,其中侨胞林新新、林新平兄弟俩慷慨乐助,各出了100万元,林氏其他族人捐了200多万元,整座祠堂建设费450万元左右。祠堂图片已载入《泽国镇志》(方志出版社)。

五里泾村小康型住宅。

从林氏祠堂演出看民间演剧繁荣景象

回家后,记者找来《温岭戏班 民间信仰与戏剧的繁荣景象》一书,重温了相关内容。

在书中的第三章《祠堂与庙宇》中,傅谨博士这样写道:

“温岭以广场式演出为主的民间演剧,其繁荣景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非常活跃与频繁的演出活动。在传统社会中,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是非常松散的,这种松散的社会结构,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形态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晚清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型的社会单元,因为经历了几度现代行政意义上的区域重新分割而遭到破坏或者被现代意义上的行政体制置换,但是,农村演剧活动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正在复苏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基于更具精神向度的文化因素,而不是基于行政的或地理因素建构形成的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行政区隔。

温岭五里泾林家祠堂的演出是一个典型的个案。”

“祠堂虽然建在后岸,但林家的分布范围并不限于后岸,其至也不限于下五里泾,而是遍布整个五里泾区域,因此,这个由五里泾地区的林氏家族共同拥有的祠堂,形成了一个超越行政区隔的另一种区间概念,与行政意义上的组、村以及乡都没有重合关系。”“无论是乡、村,还是所谓的大队、生产队、公社,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它们更多的只是一个由行政架构定义和命名的行政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傅谨认为,理解以宗族及族长为代表、以祠堂为中心的宗亲血缘组织,和以大队、生产队或建制意义上的“村”“组”为代表的行政架构,这两者对于普通民众的精神意义的区别,是我们探讨温岭地区民间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视角。

傅谨在结语中这样写道:林家祠堂复建竣工庆典活动,是一个有趣且不无深度的范本,足以显示当下温岭城乡地区最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多重内涵。本书并不期望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个案窥见民众精神生活的全部,但是它好像一个特殊的窗口,可以让我们从中考察戏剧在这个区域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信仰中的地位的一种类型。

五里泾同心桥。

烧瓦曾是五里泾村民主要副业

现在的五里泾村以制鞋、纸箱包装等为主导产业,早在2015年就被评为中国“淘宝村”。铁路新区泵业小镇产业园一期也在五里泾村和大池陈村,其中五里泾村占绝大多数面积。而在过去,五里泾村则以烧砖瓦特别是瓦为主要副业,在村文化礼堂的一间陈列室内,还陈列着烧瓦用的全套设备、工具,如瓦径、瓦托、推平、泥弓等,这瓦径是装在一个类似磨盘的石头上,安在一个木制的可以旋转的托盘上。

在村部,两位热心的村民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做瓦的决窍,在林云头家,林云头也向记者介绍了做瓦的有关内容。

据介绍,五里泾村和相邻或相近的上汇头村、大池陈村村民,过去都以烧砖瓦窑为副业,而在五里泾村,只有田洋赵自然村除外,他们和五里泾的邻村池里村人一样,以贩卖木料为副业。

据说,早先,五里泾村里有超20座瓦窑。但因环保等关系,五六年前,村里就停止了烧瓦窑。现在村内还存留着5座瓦窑,其中前赵、前岸各两座,后岸一座,后岸这一座就在河边,有水埠可以方便装卸瓦坯和成品瓦。

泵业小镇产业园一期。

生产瓦所需的原料是田里或河里的青丝泥,田泥最上面的耕作层杂质多,一般不用,要取下层的泥土。

烧瓦的原料,采用的是无沙石的精细青丝泥,在做瓦前,要加水赤脚蹉泥,要蹉多次,使这泥土“纠韧”,再将这泥土打成泥墙。一般泥墙的尺寸,大概厚30厘米,另外高和宽保持1米~1.3米和1米左右。

在做瓦坯时,要先用“推平”在泥墙上推。这“推平”是用木头和钢丝做的,可以调节钢丝与木板的距离。中间的空隙,就是用“推平”在泥墙上推过去后,所留下的“泥布”的厚度,一般1厘米~1.5厘米,因为烧瓦后,瓦会缩水,所以一般要厚一点。

然后将这“泥布”用双手取出,包敷在瓦径周围,再用瓦托将瓦胚拓平整、光滑,切去多余部分,使产品长短统一。这样形成了一个瓦筒,晒晾干后就可分成四片瓦(因为瓦径上原来就有分界)。

晒干的瓦坯进窑烧制,窑底铺砖,这砖的叠法有讲究,要能通风通火,瓦坯放在砖上叠成波浪形。

进窑后,要烧五日五夜。至于烧窑的燃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用松毛、柴草,八十年代后因为封山育林,改用煤,后来又曾用建筑工地壳子板、绞棚后的木废料等为燃料。

然后还要闷窑,把水打上窑顶,养在上面,过四五天时间才能慢慢冷却。经过这一道工序后,瓦才能变成青白色,否则是如红砖一样的颜色。

因为工序多,一般一个月只能出两次窑,成品瓦则通过水运,销往温岭各地。

手工制瓦工具。

五里泾村大寨屋石雕。

因为没有目睹瓦坯制作及烧制过程,记者特意在网上找了一个相关视频,同时查阅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这样,对瓦的烧制有了更深的认识。

《天工开物·陶埏第七》讲的就是瓦、砖、罂瓮、白瓷(附青瓷)和附窑变、回青等有关内容的。

在谈到制瓦时,宋应星这样写道: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木] 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凡瓦大小古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泑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不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做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上文“铁线弦弓”,即五里泾人所谓的“推平”,“泥  ”中的“  ”不是“不”字,而是墩之义,泥  即泥墩,上文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制瓦等几道工序。

“陶埏”一词出自《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埴即黏土。


【社科百村行·乡愁】由温岭市侨联 温岭市社科联共同主办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丨记者 黄晓慧

编辑丨王怡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