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百村行 | 江湾村:温岭孔裔聚居地 耕海牧渔创大业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15:23:19 编辑:
(0)

江湾村位于城南镇岙环管理区,距镇政府单程13公里,是一居山临海的山村。该村于2018年8月由原下绾山村、南岙村和何家村三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东至犁头咀,南至玉环市沙门镇日岙村,西邻城南镇联谊村,北至上塘村。

全村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4 亩,山林面积1570亩。现有户数636户,人口2038人,有41个村民小组,111位村民代表,党员82人。全村以从事渔业、务工为主。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八月廿七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温岭城南镇的江湾村和上塘村,就是温岭孔子后裔的主要聚居地,在上塘村的宗鲁堂(现作纪圣堂),温岭各地的孔子后裔代表,都会来此祭拜先祖孔子。

江湾村文化礼堂。

9月15日,记者借“百村行”采访之机,再次走进江湾村。

江湾村于2018年8月由原下绾山村、南岙村和何家村三村合并而成,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走进江湾村村口时发现,左有一座石质的同心亭,村牌右边则是大岩头山塘。据介绍,这座山塘位于原何家村,建成于1971年,是一座具有灌溉和供水功能的山塘。

耕海牧渔捕小鲜

记者决定先去下绾山看看,在途中,发现公路边上还有一畦畦的梯田,水稻已长了谷穗。还有一处地方,则有许多阿公阿婆在织着网(后才知他们是在绱蟹网)。

下绾山村与玉环市沙门镇日岙村相邻,日岙村也是孔子后裔聚居地,有一座孔庙已改建为孔子文化礼堂。有一年,甬台温三地的温岭孔子后裔曾聚集在这里举行纪念孔子活动。

玉环日岙、温岭下绾山两地人家,临溪而居,相邻的地方没有明显的分界。

在下绾山,记者走进了67岁的村民杨凤东家,老杨正在家拿着梭子绱网,白色的尼龙网就吊在椅背上,老杨告诉记者,他是将网像绱鞋一样绱到“纲”上,所谓“纲”,就是他手中的绿色的粗尼龙绳。

卢梅青夫妇绱蟹网。


“这是蟹网吧。”记者看到这网的网眼很大,现在又是螃蟹季,猜想这一定是捕梭子蟹的蟹网(刺网)。老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记者猛然想到了一句熟悉的话:“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原来,纲是长这样的,而“目”,就是网眼啰。

梭子蟹捕捞是8月1日“小开渔”时就开始,可以捕到农历十月,十月后海水冷起来了,无法作业。

现在刺网用的是尼龙网,老杨介绍说,过去,用的则是苎线织成的网,在他的记忆中,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或是六十年代,才有了尼龙网。

尼龙网是一次性使用的,在捕捞过一次后,将捕获的梭子蟹从网上解下来,要割断网线,网就废了,因此,用过一次就要重新绱网。苎网则可织补再用。但苎网缺点是容易腐烂,为了防腐,渔民们想出了用杨梅树根煮苎网的办法,捕了几潮蟹后,就要将苎网晒干,用杨梅树根烧汤煮,防止过早腐烂。

江湾村所在的何家,是原江湾公社(乡)驻地,后来江湾乡并入了岙环镇,再后来又并入了城南镇。不过,江湾的古称则是江绾,这绾是上绾山、下绾山的绾,也是照谷村的乡贤民间俗称黄天官的明代哲学家黄绾的绾。

老杨说,现在渔民的船越造越大,都是钢质渔轮,出海驶得远。过去最早时,江绾一带的渔船是摇橹的木船,下绾山人口少一些,而何家、上塘那边,打鱼人烟灶多,人口多。

后来记者在下绾山又见到了绱网的卢梅青夫妇,在他们这里,记者仔细观察了才发现,原来,蟹网所用的坠子是泥土烧制的,就像砖一样的材料,浮子则是塑料制成的,这样,一头沉水中,一头浮上面,这张网就在海中形成了一道屏障,螃蟹等路过,就被网眼缠住,乖乖就擒。在南岙,记者见到了绱网的78岁的孔和生老人,他在年轻时讨过海,他说,当时的渔船为“乌狼鼓”,船上载着两只小舢板,用于放网收网。船上渔民共6人。有一次,他和两个同伴3人到小舢板上作业,不幸在风浪中翻了船,其中一个同伴遇难。

除了捕蟹外,江绾一带的渔民,过去还有张箔(或写为上四下服这个字)的,这种作业方式在石塘杨柳坑和松门北港那边都曾有,江绾人张箔捕饭虾(就是做炊皮、虾皮的原料)。记者在松门北港村码头,看到了张箔的网具,原来是用四根大毛竹搭成一个框形,网布于一端,据说作业是在海中打桩后,网随着潮流张开,鱼虾等随着潮流进入网中(在大网的尾部另有可以解开取渔获物的小网)。不过,张箔这种作业方式已经消失几十年了。

除了这两种作业方式外,江绾人原还在滩涂上取蛏、沙雨(黄泥螺)、沙蟹等,在近海捕小鲜鱼类,因此,我们所谓的岙环小鲜,实际上是江绾小鲜。不过,随着担屿塘的筑成,其中的一些作业方式已成历史。当天,记者在犁头咀避风港内,则看到不少正待9月16日开渔节出海捕鱼的钢质渔轮。

担屿塘大坝。

江绾为三支孔子后裔发源地

江湾村和邻村上塘村,都是孔姓占绝大多数的村。江绾孔氏,是孔子后裔。

孔繁廉(春才)先生是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前任会长,他著有《温岭孔子后裔》一书,该书这样介绍其家乡江绾:“江绾又似大口圆底的缸,像个盆地,四周环山,三面环海。山上,松木参天,绿草如茵,形成一道独特的蓝色缸圈。海上,潮涨潮落,永不休止,鱼虾活龙活现,古人说:‘有囡嫁江绾,有鱼、有虾、有水潺’。‘原城里人看到江绾货跟着不放过。’江绾的水清澈甘甜,可与‘娃哈哈’‘农夫山泉’媲美。江绾的薯丝早就载入温岭史册,以粉纯质好而著名。缸的圆底有三个村庄,上塘、何家、南岙。三个村近3500人,大部分居住着孔子后裔。何姓在江绾最早,据说江绾第一位支祖孔延集,开始就寄住在姓何的家里,还有其他潘姓、曾姓。无论何姓、潘姓、还是曾姓,其后裔发展缓慢,至今仅寥寥数家。”

据此书介绍,江绾既是温岭孔子后裔发源地,又是孔子后裔聚居地。温岭共有三支孔子后裔在此发源。第一位支祖孔延集,就住在何家与上塘连接处一带,后搬到上塘新屋;第二位支祖孔端廉,住在上塘岭下一带;第三位支祖孔彦邦,住在城东乳泉巷,后搬入何家。江绾至今还住着3000多名孔子后裔。

这三位支祖,其中孔延集是45代,是福建莆田县令孔仲良的曾孙,后晋天福五年,福建闽王称帝,在战乱中,孔延集与其兄延浩失散,避居江绾。孔延集属于河南郏县派。孔端廉则是48代,南宋建炎二年,宋高宗为避金兵,移行宫于扬州,孔端廉和堂兄孔端友奉诏跟从。次年,金兵杀过淮河,直至扬州,宋高宗仓皇南渡,端廉、端友随之经杭州到达衢州,端廉和其父若虚先在衢州安家,后父亲去世后,迁至今温岭江绾居住。孔彦邦字必达,是江西抚州教授,属江西临江派。省文史馆馆员郭学焕所著的《孔子后裔在浙江》一书中,就有一文记载了温岭三支孔裔简况。

加工蟹网。

至圣铜像 什袭珍藏

江绾三支孔子后裔人才辈出,据《温岭孔子后裔》介绍,其后裔影响较大、较出名的,是孔延集的第十代孙,55代孔克镛。

孔克镛,字中夫,又名克炯,太学生,武举,永乐十二年乐清县贡(此时江绾属乐清),后任大名府知府。

明《嘉靖太平县志》卷四载:“宣圣庙 旧宣圣祠,在二十六都江绾孔氏。洪武初,孔克镛为大名府知府,谒阙里,考宗谱,知为唐袭封文宣公齐卿之后,因建祠江绾。岁久屋坏,今尹曾侯才汉重建,改名宣圣庙,复表其门曰阙里遗芳云。 怀德堂 孔公本承爵、承贤等建,以怀曾侯之德,故名。良佩有记。”这里提到的“今尹曾侯即修《嘉靖太平县志》的县令曾才汉。

温岭孔子后裔宗族最珍贵的文物是孔子铜像,在孔子后裔眼中,这尊传世铜像非常神奇,相传孔延集就是带着祖传的这尊孔子铜像,飘洋过海,历尽艰辛到达江绾,铜像保延集平安。孔延集次子宗程迁日岙村,其子孙想请这尊铜像放本村祭祀,当请到何家至日岙的岭头时,请铜像的族人肚痛无法忍受,只得作罢,将铜像送归原处。孔子后裔认为这尊钢像可以保佑他们和附近群众安康和乐。

这一铜像《嘉庆太平县志》卷十八中就有著录:“至圣铜像 长八寸,重二斤许。冠后起两柱横簪,搢笏端坐,形制古穆。明初,孔太守中夫本唐袭封文宣公齐卿后,自莆田徙江绾,携祖像来,世崇奉。晤衍圣公会考宗谱归,作宗鲁堂,并建祠。嘉靖间,邑令曾为重新。像至今存。”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骆承烈曾专程到江绾察看了孔子铜像,并在1995年12月6日出具了鉴定意见,初步认为此铜像年代较古,似为北宋之前的文物。

他认为,其理由有五点,其中一点称孔子像的官帽不是宋时长翅乌纱,而是圆帽上锦花。故应在宋前。孔子面部圆润丰满,为唐时风格。宋时则瘦削清秀。所以“依当地家谱记”“印证此像,应为可靠。此像由孔氏珍藏,体现其敬祖的崇敬心情,另从文物的角度上看,亦有较高的价值。”

当地老百姓传说,孔子铜像全国只有两个半,山东一个,温岭一个,还有半个在福建。至今没有发现类似的孔子铜像。正因为如此珍贵,该铜像由当地孔子后裔什袭而藏,一般仅在农历八月廿七孔子诞辰时,才敲锣打鼓请出来接受人们祭拜。江绾“孔庙祭祀仪式”已被列入第五批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孔万灵)。

温岭孔子后裔除了在宗鲁堂祭祀孔子外,每年的9月28日,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都要在有温岭孔子后裔分布的甬台温县市,轮流举办纪念孔子暨学术大会。2014年4月,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出台了《纪念孔子暨学术大会轮值制度》,此制度规定,每地即乐清、宁海、天台、路桥金清每十年轮值主办活动一次,玉环十年两次,温岭十年四次。

犁头咀避风港。

明嘉靖时抗倭前哨

在明代时,江绾就是海防前哨,明嘉靖年间,倭寇曾两次在江绾登陆。嘉靖三十一年“三月四日,有漳倭七十余人焚掠江绾”。(民国《台州府志》)次年,又寇江绾。明人林贵兆的《赠方七峰大尹靖寇奖功序》记载了当时的县令方辂(江西乐安人,字七峰)抗倭事迹:

我邑薄海,东境土瘠而民困,外连岛夷,往往乘海潮,驾巨舰出没为边境患。为治者煦煦以哺之,则民怀而武备弛;震之以威,则泽竭而民滋困,称难治焉。

嘉靖之三十一载,江右七峰方侯来,甫下车,适盗以倭奴寇我南鄙,民远近惊窜,鼠伏榛莽间,日汹汹望救,告急之兵,顷三四至。先是已攻陷邻邑,气势益猖獗;刻日底太平治,左右咸相顾失色。侯不为动容,殊问山川要害处,率兵据之,设险控制,巡督不少懈。贼知不能得,即稍稍引去。侯乃益募骁勇,缮城郭,申约束,而先事之防日固。

越明年,五月,寇江湾。江湾民以侯约□斩之。冬,十月,又至,入珠村,登石牛岭,城中大震。公夜得报,未五鼓,偕僚佐诸公驰往接战。贼败走,追至数十里,斩首如干级。境内底太平,而侯之誉益著……

如今,上塘村烟墩山顶还有烟墩山烽堠,南岙还有寨头(犁头嘴)烽堠,均已载入《温岭文物简志》一书,介绍称:“烟墩山烽堠 明。在江湾乡上塘村烟墩山顶,圆形状,高1.5米。用泥土堆成,破损严重。”“寨头(犁头嘴)烽堠 明。在江湾乡南岙村寨头山。梯形状,高2米,顶宽3米。泥土堆成。现基本完好。”

江湾村的犁头咀,是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点。

江湾村下绾山、南岙分别有下绾山禹王庙和江湾禹王庙,前者祀禹王和杨府七政大神,禹王寿诞为三月十三。后者禹王寿诞日是八月廿三。江湾村文化礼堂(原南岙村村部)附近还有一座天后宫,据说寿诞原为三月十五,后改为三月廿三。此庙与箬山东海天后宫不一样的地方是,庙里没有千里眼、顺风耳两位侍神,另外,南岙天后宫内还立有孔子像(造型同孔子铜像)。


【社科百村行·乡愁】由温岭市侨联 温岭市社科联共同主办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 | 记者 黄晓慧

编辑 | 王怡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