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巨变70年·温岭再出发丨新河:文韵新河,颜值气质兼美
源稿: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11:14:07 编辑:朱良章
(0)

本网讯 记者 颜婷婷 通讯员 林绍禹

新河,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海滨新城。这里的经济发展注重与文化的契合,创造出了诸多无愧于时代的成就,曾先后获得“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镇”“全国百家历史文化名镇”等众多的荣誉称号。

新河,又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省级中心镇,一钎一锤所开凿出来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长屿硐天、双双入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提名奖”的参与式预算改革和工资集体协商所代表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无不折射出新河人民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根骨。

“团结一心、勇于竞争,我们拼搏在大中国开放的绿茵场……”一曲《新河之歌》荡气回肠,激励着12万新河人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奋进。

70年时光,新河面貌大变样

解放楼是新河有名的“红色建筑”,它建于1949年年初,原址为“励志堂”,乃授智中学(新河中学前身)创始人授智法师终老之所。其后,堂倾圮,重建后称致远楼。致远楼的历史充满神奇色彩。解放前夕,授智中学部分学生参加浙南游击队。共产党游击队在筹划国民党驻南鉴(黄岩场)部队起义,和平解放新河时,部分师生紧密配合,积极做黄岩场部队官兵思想的“催化”工作,与游击队同志经常在致远楼秘密接触。时机成熟后,和平解放新河的协调会议就在致远楼旁的群策楼举行。同年6月3日,新河解放。后来,为了纪念新河解放,致远楼易名为“解放楼”。

解放为新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70年过去了,新河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新要求,新河以新时代“超创干”精神为引领,奔跑不停、追梦不止,打造“工贸大镇、旅游强镇、文教名镇、温岭现代化中等城市的东北组团”,在实现美丽新河、活力新河、幸福新河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疏通“血管”,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河,以河为名,自古以来,就是阡陌纵横,河港环绕,通江达海。金清大港穿境而过,水路交通便捷。但后来,随着公路加速建设,客货运输弃水走陆,运输量几近枯竭,昔日水路的辉煌不复存在。新河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实现发展,交通必须要先行。

梁先法曾负责新河镇村村通、石松一级公路新河段建设等项目管理,见证了新河交通的发展。在他的印象中,过去,村里几乎全是泥路,每逢雨天更是泥泞难行。

1994年11月4日,市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新河镇召开新河镇、泽国镇、箬横镇等八镇乡通路接线协调会议,要求3年内村村通公路。1997年,新河境区内实现村村通。

“虽然路通了,但都是砂石路。2000年,新河镇对这些道路全部进行硬化。”梁先法说。

石松一级公路途经新河。“以前,新河人要想上高速,得先经过长麻线到石粘,或者经过横淋线到横山头,非常不方便。”梁先法说,公路建设涉及新河19个村,拆迁工作量很大,“有些人不愿意,我们就将心比心,把政策说透。”2008年12月30日,石松一级公路正式通车,为新河打开了一条对外的通道,新河人民上高速更加便捷。

之后,新河交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交通“血管”的不断完善,新河将逐渐形成椒新线、机新线沟通南北,台州机场高速公路、石松一级公路、横淋公路连贯东西的“三横两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河东有沿海高速、南有大石一级公路、西有椒新一级公路、北有104国道复线。镇党委书记王振翔说,未来,新河将依托周边的交通大动脉,打开对外联系通道,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完善城乡交通网络,构筑主干道,打通断头路,优化城乡道路管理,不断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基本实现机新线、104复线东延、沿海高速连接线新河段、椒新线改道、铁场至城东高架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新河对外交通快速通道。

规划先行,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05年,在新河一间只有400平方米的厂房里,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的第一辆绿驹牌电动车下线了。当年,员工只有十几人,产值仅134万元。这十多年来,绿驹一路腾飞,截至目前,拥有员工730人,公司占地面积70亩,2018年销售额达3.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8万元。

绿驹的成长,只是新河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河的经济开发历史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长屿的采石业便已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新河经济日益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镇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开始被突破。1999年,新河形成以塘下烟机纺配机械、长屿羊毛衫、南鉴帽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新格局。此后,新能源、汽车内饰两大新支柱产业群开始快速崛起。2007年以来,新河镇强化“工业立镇”的指导思想,狠抓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工业园区建设规模。2008年,新河综合实力排全国500强镇第451位。

如今的新河,正站在凤凰涅槃的关键时刻。过去,企业“架台机器就开工,搭起违建便办厂”的“野草式”经营模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些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传统产业整治提升,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让它们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规划先行,让企业进园区,以解决长远的发展问题。

新河镇镇长叶晓珑介绍,新河紧紧围绕“抓经济必须抓园区、抓园区必须抓项目”的思路,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上水平。狠抓“一老一小”改造,前洋老旧工业点完成厂房拆除、地质勘探及总平面图、建筑方案设计,三至王老旧工业点改造前期工作推进有力。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星星机械、驰野鞋业、绿驹车业改扩建项目竣工投产。企业培大育强成效显著,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家。

融合发展,打造“大旅游”名片

旅游,是新河镇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新河坚持全域旅游理念,丰富“旅游+”内涵,推动乡村游、文化游、山水游、采摘游的有机融合,充分释放旅游效益。

新河著名文化人林崇增在《白野室笔记杂谈》中写道:新河之文化在山水间。

说到水,就一定要提到金清大港。如果把温岭版图比喻成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那么,金清大港就是挂在雄鹰颈部的一条晶莹温润的翡翠项链。金清大港蜿蜒缠绵,给这个江南小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说到山,就不得不提长屿硐天。“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千百年来,长屿人一钎一锤地凿击,取出了上亿立方米的石材,现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

早在2002年,长屿硐天就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区。目前,新河正加快长屿硐天创5A进度,建设双门硐游客中心、双门硐景区环线道路以及景区东入口广场、智慧景区信息化工程,并实现北侧景观绿化。同时,对周边村庄开展立面改造和环境整治,引进高档特色民宿。

随着村庄环境整治的推进,乡村游越来越红火。不用刻意去寻找什么景色,碧水蓝天、花海绿地、麦浪风车、篱笆芦苇处处是美景。随着越来越多的美丽村庄的出现,不为人知的乡村也有了车来人往的喧闹,涌动着创业创新的热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河镇正在努力打造“大旅游”名片。坚持“全域旅游、全城景区”的发展模式,突出新河人文魅力和乡土风情,实现景区游、乡村游、工业游等多种旅游业态的互补联动发展。以“旅游+”,带动一产、提升二产、引爆三产。

突出“三抓”,推进新时代教育发展

教育一直是新河的特色。1985年,全镇普及小学教育,1999年,获“浙江省教育强镇”称号。

新河小学是浙江省示范小学,有着800余年的历史,前身陶昭书院创办于宋代,朱熹曾题诗于此,是国内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学校曾培养出乒乓球奥运冠军吕林等一大批名人。新河镇中学和长屿中学为省级示范性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市均名列前茅。位于锦鸡山麓的新河中学则是省内首家在乡村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人民日报》称誉为“乡村名校”,为当代温岭地方人才的摇篮。

新河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全镇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新河在全市率先出台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培养奖励办法,对获得温岭市级以上荣誉的教师予以重奖,最高为10万元、连续奖励1~3年,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新河工作。

王振翔说,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要突出“三个抓”——抓改革创新、抓管理机制、抓品牌意识。镇党委将定期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立镇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开展定期走访,合力推进新时代新河教育发展。


新河镇党委书记 王振翔〉〉

高质量的发展 高颜值的环境

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新河高质量发展,根基在产业,支撑在园区,落点在项目。要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产业,聚精会神做好传统产业倒逼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篇文章。要打造一批富有活力的园区,推动重大项目、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要招引一批富有活力的项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项目推进,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见效。

我们理想的环境应该是高颜值的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聚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庭院革命,让新河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以工匠精神建设城镇,清死角、治顽疾、抓精细、保常态,在全面提升建设水平上“落细落小落实”。以绣花功夫改造村庄,让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风情、乡村风貌成为新河的亮丽名片。

我们期待的生活应该是高品质的生活。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夯实健康医疗基础、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方便群众公共出行、丰富文化体育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民化、品质化。

我们打造的队伍应该是高素质的队伍。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坚持标本兼治、以督促廉,狠抓制度完善和刚性执行,推动干部工作习惯大变革。


地标故事〉〉

●市人大代表陈元方:新河解放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是1984年下半年开始担任新河路边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3年。这些年来,我感触最深的是交通的变化发展。我们村叫——路边村,很多人可能以为村庄靠近路边,出行很方便,事实却刚刚相反。过去,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所有进出道路不到2米宽。但现在,村里的任何一户人家都能直接把轿车开到家门口。未来,希望新河镇能加快开通镇域公交,方便偏远地区百姓出行。

●新河镇郑洋新村党总支书记 郑仁华:70周年来,村里的变化很大。以前,记得每家每户都养猪,一进村就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建起了别墅,建起了高档小区,为了保证居住品质,小区内人车分流,汽车全部停入地下车库,地面只提供少量临时车位。随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的升级版初见雏形,我们生活的地方将变得越来越美。

●退休教师李小咸:我是1978年进入教师队伍的,在新河小学当过老师,也在新河中学工作过。这些年来,新河教育的大环境越来越好,除了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尊师重教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