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25天,380多人次,2万多公里,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一个也没落下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14:35:32 编辑:王怡
(0)

本网讯(记者 赵云)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湖北省委联合组建的“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媒体宣传全面启动。我市火速志愿队副队长陈海建入选报告团,登上央视讲台,讲述抗疫故事,传递精神力量。

报告团由28名成员组成。其中10人来自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等。

陈海建今年34岁,城南人。2007年加入到太平火速志愿队。不久前,他荣获“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称号。“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属于我们所有志愿者。”他说。

微信图片_20201118143326.jpg

“蓝红丝带·火速相伴”护送行动启动

今年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我市迅速打响。随着公交车停运、交通管控,市一院血透室副主任严海红的担忧来了。

“医院里有近300个常规透析病人,他们当中有些家境困难,一直靠公交车出行。”严海红担心的是,他们怎么到医院来。

疫情期间,这是个共性问题。也有很多人在网上呼吁,请给尿毒症患者腾出一条绿色通道。

严海红在朋友圈转发了网友的呼吁。她是火速志愿队的一名志愿者,帮助尿毒症患者的念头在志愿队里迅速发酵。

1月29日,队长王祥云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尝试接送3名尿毒症患者到医院透析。当天的护送非常成功。当晚,火速志愿队的核心成员在群里讨论,能否在疫情期间持续推出接送服务?

讨论结果很一致,能!怎么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些病人都是隔一天透析一次,不可能有出远门的经历,而且他们的健康情况医院也是清楚的。因此,他们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接送的志愿者身上,要求志愿者身体健康,驾龄满5年,近期没有离开过温岭。

很快,他们将招募驾驶员的信息发在群里。“一开始,我们担心没人会报名参加,毕竟这存在一定风险。没想到,一下子就报了十多个人。”王祥云称,有的人因条件不符合,遗憾地被他们婉拒了。最终,他们确定了12名志愿者,接送14名病人。

他们为护送行动设了口号,叫“蓝红丝带·火速相伴”。这是我们在战“疫”中的口号,蓝色代表健康,红色象征血液。每辆接送车上都贴了活动的LOGO,倒车镜上都挂上了蓝红丝带。醒目的装备不仅给志愿者们提气,更让有需要的病人能够迅速找到他们。

疫情暴发初期,各种防疫物资稀缺,志愿者们各显神通,给护送车队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考虑到很多病人都没有口罩,他们在每辆车上准备了一包,送给有需要的病人。

微信图片_20201118143334.jpg


“你们志愿者真好!”

陈海建就是12名护送车队的志愿者之一。他接送的第一个患者是家住泽国镇株松村的一名阿姨。接的前一天,陈海建和她再三确认,说好到她家接。

第二天早上,陈海建4点多就从城南的家里出发了。当时,全市已实施出行管控,很多道路都无法正常通行。为了避免迟到,他们都较早出发。

到阿姨家后,他发现阿姨没在家门口,一联系,原来阿姨心里着急,在家等不及,已走到路口等了。她家附近有好几条路,陈海建绕了好久,才找到她。

阿姨上车后,天差不多亮了,阿姨一个劲地向他道谢:“你们志愿者真好!”

医院里透析开始的时间为7时30分,7时车子就到医院了。透析时间4个小时,陈海建不敢回家,就在医院门口等着。家里出来太早,没吃早饭,因为疫情,附近也没早餐店开门,陈海建饿着肚子在车上睡觉。

“阿姨从医院出来后,气色明显好多了。”陈海建说,看到她的这一变化,觉得什么辛苦都值了。

尿毒症病人无法排尿,体内的毒素需要通过透析排出。他们往往隔天透析一次,如果不透析,体内尿液就会增加,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没有你们来接我,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箬横镇南大街林道夫老人的一番话,更让陈海建觉得,他们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参加护送的志愿者林美君家住市区,得知队友们没饭吃,就在家里做好饭给他们送过来。“她每天变着花样,不仅有炊饭,还有炊饭、嵌糕等。”陈海建称,疫情期间这些食物特别美味。

后来,随着出行管控的加严,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他们接送。“我们每个志愿者,从原先的隔天接送,到天天接送,越来越忙。”新病人的家不好找,陈海建主动负责起他们的接送。

一次,陈海建要送一名病人回泽国,恰好温峤方向的两名病人也要回家,他临时改变路线,将两名病人也接了上来。他和泽国的病人商量后,决定先送温峤方向的病人。

“没想到,温大线上的隧道封了,我不断绕路。”陈海建当天送完病友们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微信图片_20201118143330.jpg


25天里, 380多人次

“我还单身,我的时间比别人多。”陈海建称,作为副队长,他更要冲锋在前。

因为单身,母亲黎春兰没少数落他。“海建从小就很听话,唯独婚姻这方面不听我的。”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陈海建没有和她说起护送病人的事。然而,黎春兰还是从村里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事。

“村里人跟我说,医生上班、警察执勤那是职责所在,你儿子又不是医生、警察,每天出去赚多少钱?”这个问题,黎春兰回答不上来,她只好问儿子。

陈海建说:“我不赚钱,疫情期间的钱,我不会赚。”

黎春兰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出去?平时你出去帮助别人,我都支持,但现在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你还出去,我担心死了。”

陈海建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回答她:“我是党员!”

听了这话,黎春兰没再说什么,眼泪流了下来。

事后,黎春兰打电话给陈海建的表姐黎淑飞。黎淑飞也是志愿者,是她带陈海建加入志愿队的。她是火速志愿队里的财务,疫情期间,为了排接送病人的班,对接临时有事的志愿者,她曾待在电脑前两天没下楼,饭菜都是丈夫送上去的。

黎淑飞向黎春兰介绍了志愿队的护送行动。黎春兰听后,心顿时宽了,她还将这事告诉村里人,希望他们也能理解。

“村里人原先担心我每天东跑西跑会将病毒带回来,得知我在做好事,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陈海建说。

后来,石塘吉祥服务队和松门义工队也加入了护送队伍。“逆境中,我们一直都不是孤军奋战,执勤点的工作人员给予我们理解,医院给我们订了快餐,温岭市委书记徐仁标亲自协调,为我们解决了通行证……”护送过程中,陈海建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心存美好,终将走过寒冬。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渐渐恢复了正常。25天里,志愿者累计接送30名病人往返医院380多人次,接送里程2万多公里。最令人欣慰的是,没有一个病人被落下,没有一次接送迟到,没有一次病人被耽误做透析。

微信图片_20201118143344.jpg


志愿服务的文明之光

逆境中,陈海建还看到了病人的自强不息。

病人蒋银卫患上尿毒症已有11年,双目几乎失明,每次去医院透析都要母亲陪着。在接送她的车上,母亲诉起了苦,家里还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家里收入很少。

一位好心人听说了她家的情况后,托陈海建等给他们送去1000元。在做完透析回家的路上,他们将这笔钱给蒋银卫的母亲,但她说什么也不肯收。

到了蒋家后,陈海建偷偷将钱塞在一楼的鞋盒里,发动车子后才跟蒋母说。蒋母见追不上,马上打电话过去:这钱我不能收,一定要还回去。陈海建回答:这是一位外地的好心人送的,要还你自己去外地还。

他们这才将钱收下。

在后来的接送过程中,蒋母经常和陈海建等聊起家常。她说家里养了三四十只鸭子,因为要照顾两个子女,他们没时间去街上卖鸭蛋。因为没钱买喂鸭子的稻谷,老两口还经常发生口角。

火速志愿队群里这么多人,大家都愿意买他们家的鸭蛋。“我们给出了一个价格,3斤鸭蛋50元。”陈海建说,但蒋母怎么也不同意,说卖得太贵了,她不能昧着良心赚钱。经过商量,他们将价格定为10元一斤。

市里给予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每次透析100元的交通补贴,30名被志愿者接送的病人的补贴共计1.5万元。因为是火速志愿队接送的,市里将这笔钱给了他们。

“我们做的是志愿工作,怎么能拿报酬?”王祥云的一番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他们决定,将这笔钱还给病人们。

他们将钱一笔笔分好,来到血透室,一一送到病人们手中。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我们的故事还有很多,也一定会有很多,因为公益路上与我们并肩同行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温岭每7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全市志愿服务队多达2974支。”宣讲中,陈海建这样说道——

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您来温岭,吸引您的不仅是这座城市闻名遐迩的阳光,一定还有另一束耀眼夺目的光芒,那就是志愿服务的文明之光。而我就是追光者,我最骄傲的自我介绍是:我是火速志愿者陈海建。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