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有事您说话!畅通选民沟通渠道,人大城西街道工委有妙招
源稿: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9日 14:55:29 编辑:郑黎明
(0)

本网讯(记者 江盈盈/文 陈榕/图)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最贴近选民的窗口之一,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是代表与选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代表履职的主阵地。

如何有效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畅通与选民的沟通渠道?近年来,人大城西街道工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开通掌上代表联络站、创立选民代表联络室、设立“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站室建设及日常管理规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渠道亲近选民,打通了与选民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开通掌上代表联络站,沟通更方便

“没想到动动手指就可以解决问题,6路公交车终于通到我们吴山村了!谢谢人大代表!”在“温岭城西人大”微信公众号的手机页面,闪烁着这样一条留言,感激之情溢于字间。

从向有关部门反映几年没有解决,到反映给城西人大代表联络站3天就得到明确答复,并且在2个月内得到彻底解决,这一转变的实现不能不提到人大城西街道工委首创的掌上代表联络站。

“温岭城西人大”微信公众号于2017年6月13日正式开通。该微信公众号设有“我要互动”“联络站”和“人大概况”三个栏目。选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登录网上代表联络站,全方位了解联络站情况,还可以用手机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直接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代表们针对选民反映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协调,及时反馈信息,真正实现了选民与代表之间的即时互动。

对于这一方便群众的做法,城西街道开元社区书记季晓燕高兴地说:“以前只是听说有途径能向街道人大反映,但不知道具体的途径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能够通过手机扫一扫,直接向街道人大反映,突然感觉人大就在我们掌上,很近很贴心。”

2019年4月11日,安徽省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长远一行,来到城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学习交流。

“掌上代表联络站快速拉近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距离,拓宽了代表和选民群众的接触面,把履职的触角延伸到村社更深更细层面。”人大城西街道工委主任江再友介绍。

得益于“互联网+”便捷沟通方式,群众积极反映诉求,人大代表认真排忧解难。城西街道温江路沿线吴山、吴岙、下岙等村的村民能方便地乘坐6路公交车出行了,城西上林工业园区面临停产的42家企业化险为夷了,停工一个月的北山隧道工程得以复工了……这样高效的运作方式让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2018年以来,掌上代表联络站收到问题反映82件,已全部解决。这座“互联网+”时代的“连心桥”,进一步密切了选民与代表的联系,加强了人大代表对社情民意的分析研判和跟踪监督,打破时空藩篱,促进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良性循环和互动交流,拉近人民群众与政权机关的距离,让代表联络站这个扎根基层、深植群众的小空间发挥了大作用。

创立选民代表联络室,沟通更靠前

2019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十六)是城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日。一大早,来自吴山村的两位选民捧着一面锦旗连声道谢。原来,这两位选民是代表吴山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全体业主,特意来感谢城西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帮他们解决了公寓东面的边坡治理问题。

2020年8月26日上午,人大城西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和部分选民代表,对湖畔社区下洋应绿道工程这一2020年城西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视察。

从反映问题到工程竣工,只用了半年时间,这都得益于人大城西街道工委创新设立的选民代表联络室。

“掌上代表联络站开通以后,反映问题确实多了一个渠道,但是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们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操作,并不方便。考虑到这一群体行动不便,又习惯于面对面交流,我们就想着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再前移。”江再友说。

2019年6月,在原先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掌上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人大城西街道工委又积极探索选民代表履职的新载体和新方式,按既有选区分布,设立马公、莞田、下洋应、螺屿选民代表联络室,并将53名选民代表分组编入,固定在每月农历十三接待选民,真正实现了选民在家门口就能反映社情民意。

2019年11月12日,城西街道吴山村的两位选民来到城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送锦旗,感谢城西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帮他们解决了村民公寓式住宅东面的边坡治理问题。

而在每月农历十六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中,人大代表、选民代表集中精力破解在选民代表联络室活动中和掌上代表联络站后台收集的选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采取当场明确回复、纳入专题调研、落实代表跟踪、交办街道办事处等多种方式予以落实解决。而针对部分因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治理主体不明导致的问题,人大城西街道工委有效运用约请制度,与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对接,现场办公,协力高效解决。

吴山村村民公寓式住宅东面边坡治理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下,迅速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村民们从2018年就开始反映,但是过了一年多都未得到解决。马公代表联络室成立后,村民们第一时间就来反映了。我们经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情况后,约请了城西街道、城市新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吴山村村民公寓式住宅边坡治理问题进行现场办公,明确各自职责,并督促工程推进。”江再友说,选民代表联络室的组建,让人大代表们能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并帮助大家协调解决,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西这4个选民代表联络室共收到选民反映的涉及道路交通、生态环境、村民权益等多方面建议和诉求46条,经过梳理整合,已全部予以落实回复。

设立“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沟通更及时

继创新开通掌上代表联络站、创立选民代表联络室之后,近日,人大城西街道工委又推出一项新举措——设立“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全市首个“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城西街道工委这一举措将进一步畅通选民诉求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在这么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仍有少数选民不善于在掌上代表联络站反映问题,又觉得联络室和联络站每月接待选民的固定时间不够多。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反复商量后,决定设立‘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与掌上代表联络站及选民代表联络室相互补充。”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城西街道召开“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新闻发布会,介绍城西街道“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相关情况。

那么,“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如何运营呢?记者了解到,在原先固定接待日的基础上,城西人大代表联络站新增每周的一、三、五为固定接待日,具体接待时间参照街道办事处上下班时间,每次安排两位人大代表负责接待。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会详细记录,能当场答复的就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向人大城西街道工委汇报后,在两天内将交办情况或处理结果向群众告知。”江再友说,目前,这项工作才刚开始,他们将时刻关注联络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全天候”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更好联系群众,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