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上有老,下有小”,这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写照,也是家庭养育照护的难题。近年来,我市以未来社区创建为契机,不断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重点打造“一老一小”两大场景,充分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等公共服务功能,用心用情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家门口的幸福学堂
打造全龄教育服务圈
“这里环境好,老师教得用心,还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一大早,家住西溪山庄的张阿姨就把2岁半的孙子送到西溪未来社区托育中心。接下去一天的时间,她可以回家打扫卫生,还可以参加社区举办的烘焙、舞蹈等课程,也可以邀几个老姐妹一起聊天、喝茶。
“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张阿姨开心地说,以前小区周边没有类似的托育机构,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围着孙子在转,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如今家门口就开了个托育机构,“方便又省心,托育机构服务很周到,孩子愿意去,还学会了自己洗脸、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
西溪未来社区通过公建民营、幼托一体等方式,引入公益性、高端性等多层次托育机构,探索家庭式共享托育等新模式。同时,社区建立创客学院、幼托、幸福学堂、国际化幼儿园,社区自助电子图书馆等,实现“全龄化”教育覆盖。2021年10月,西溪社区入选浙江省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先行建设单位(第一批)。
家门口的康养服务
打造老龄友好健康圈
聚焦老年人高频共性需求,越来越多的智慧康养、20分钟医疗服务圈、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等未来社区系列场景在温岭落地。
近期,湖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过改造升级,面向居民投入开放使用。服务站内配备了智能化设备一体机,可以测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同时,还设置了中医理疗室,可以为居民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服务。
在西溪未来社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特别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平时有个腰酸背疼、头痛脑热的,都可以来这里看看。”居民王大妈说。这个中医养生保健门诊很宽敞,有300平方米,还定期与知名医馆开展合作,邀请名医坐诊,提供诊断开方、煎药、送药到家等系列服务。
此外,西溪未来社区还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居民需求与供给,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推广社区健康管理O2O模式,利用APP平台与区域服务中心、服务站互通的服务体系,实现线上问诊和咨询,居民可享受送药上门服务。开设自助诊室,通过视频诊断凭电子处方到“智慧云药房”领取药物等。
家门口的“老幼共融”
打造社区幸福生活圈
在锦屏未来社区,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幸福学堂、未成年人保护站等。此外,社区还改建了1500平方米的生活服务中心,羽毛球馆、图书馆、乒乓球馆、瑜伽舞蹈室、书法室,应有尽有。在这里,居家的老人和孩子随处都能找到阅读休闲的幸福角落。
在湖畔未来社区,新建了幼托中心、万家之星居家养老中心、邻里中心、共享书房等设施场地,因地制宜打造幸福学堂、向阳广场等老幼融合场景。“有了家门口的这些配套服务,家里老人、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在未来社区建设布局上,紧扣‘老幼共融’服务模式,并嵌入社区托育+养老服务理念。”据市卫健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完善空间场所和组织代际交互活动,既缓解了隔代带养给老年人带来的压力,又能切实解决婴幼儿科学带养的难题,从而满足老幼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提升照护服务水平,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多呵护,是未来社区建设最温暖的底色。至此,我市共有12个社区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西溪未来社区、锦园未来社区列入省未来社区。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朱丹君 通讯员 张力尹
编辑|朱丹君
审核|陈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