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海上飞虎队”获评“最美海上搜救人”
源稿:温岭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2日 11:13:31 编辑:金敏
(0)

近日,2023年“最美海上搜救人”名单新鲜出炉,温岭“海上飞虎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海新城院区的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光荣上榜!据悉,这是继获得“中国海上搜救奖”等多个奖项之后,“海上飞虎队”再次入围“国家级”榜单。

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负责人周鸣钧(右二)上台领奖。

“有报必接、有危必救”,这是温岭“海上飞虎队”坚守34年的使命和担当。34年来,450多次出海施救,海上行程5.75万余海里,救治病人600余人。队员们驰骋于大洋深处,决战于怒海惊涛,用生死时速争夺回无数条濒临绝望的生命,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温暖又动人的故事。

“风浪再大,也要出发”

温岭是一个渔业大市,海岸线长达317公里,港湾众多,还拥有数千艘捕捞渔船。船舶交通密集,通航环境复杂,极易引发水上险情事故。

使命因责任而生。2010年,在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温岭市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前身为台州市红十字会松门急救站)集结成立。志愿队有65名核心队员,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接到险情后,队员10分钟内集结完毕,20分钟内随船出海。

“海上的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越是急难险重,越要以最短的时间回应,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作为急救队员,他们心中始终秉持着一个理念——“风浪再大,也要出发”。随着渔民远洋捕捞的足迹不断扩大,队员们海上急救的步伐从港口、近海,去向了远洋。

急救队员陈君晓,是队伍中出海时间最长纪录保持者,她曾有一趟出海来回76小时的记录,整整三天三夜。在一次出海救援中,陈君晓因为晕船呕吐导致身体瘫软,根本没有力气跳上另一艘船。为了顺利施救,陈君晓让渔民把她“抛”到需要救援患者的船只上,在渔民协助固定她身体的情况下,跪着帮患者完成治疗。最终,这名患者转危为安。

“听到家属的一句感谢,我们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回到岸,患者家属为队员们拿来热水,还为他们披上暖和的衣服,陈君晓的心一下子变得“热辣滚烫”起来。

构建海上急救安全屏障

海上医疗急救面临急、难、险三大关。每一关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仅是对队员急救业务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为了提升队伍战斗力,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每年都会联合海事、卫健等部门,开展海上急救大演练,确保每名队员都有2次以上出海训练的实践经验。同时,志愿队还积极参与海上搜救协调机制,加强同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郭文标所属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海上急救队三方联动,推动事故监测预警信息、救援装备共享,共同构建海上急救的安全屏障。

近年来,依托健康数据管理平台,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还按照船舶类型分类建立联系群,积极开展海上远程会诊,为船员提供24小时海上应急咨询、救治指导等服务;编写《海上医疗急救100问》,涵盖海上急救、用药指南等七大块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每年休渔期,志愿队都会奔赴码头、渔村,为渔民们开展义诊和健康体检,防止渔民带着隐患出海,并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提升渔民自救能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志愿队共向船员发放专业药箱1300余只、急救册1万余份,赠送价值15万余元的海上急救药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志愿队主动向船员提供“船上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目前,已建立1.3万余名涉海涉渔人员的电子健康档案,进一步规范化管理船员健康。

在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温岭市海上突发事件中伤病人员早期救治率从23%上升到87%。队员们用勇敢和坚毅,诠释了新时代的救死扶伤精神,筑牢海上生命防线,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记者朱丹君 通讯员 王凌云 

图片|由市一院提供

编辑|朱丹君

审核|陈远笛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