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两会会客厅 丨培育产业集群,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体系,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源稿: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4日 08:42:51 编辑:金敏
(0)

4.jpg

两会会客厅

2021年3月2日

高质量发展,这个词在过去一年中,在不同的场合,不断被提到。


今年温岭两会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宜业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是今后一个时期温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在这过程中,温岭工业“大而不强、散而不大”的问题却牵绊住了温岭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如何打破窘境,

让民营经济迈向新辉煌?

3月2日晚上,温岭市融媒体中心

举办首场两会会客厅,

4位嘉宾围绕

“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

这一话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片


图片

嘉宾介绍

图片
图片

人大代表林大明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


图片

人大代表钟治平

温岭市九洲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图片

政协经济界一组委员

应丹华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图片

政协经济界一组委员

潘凌杰

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图片



窘境,民营经济大而不强


温岭民营经济一度辉煌,曾诞生了多个全国第一。2000年前后,温岭经济总量甚至一度跻身全省前三,“民营主导+政府推动”的台州现象温岭模式令人瞩目。


说起这个话题,现场几位在民营经济浪潮中蹚过来的嘉宾都很有发言权。“上世纪90年代之后,温岭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如春笋一样冒出,市场活力十足。”人大代表林大明是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挤上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列车。


作为温岭市九洲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人大代表钟治平表示,在市场的推动下,过去10年,是九洲电机成长最快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政协经济界一组委员、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潘凌杰是80后,也是企二代,在他看来,温岭的民营企业遍地开花,百家争鸣。但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温岭民营企业更应该抓住当下,全力锻造高端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潘凌杰是自信的,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温岭如今缺少超大型企业引领,导致GDP增速不快,被个别县市超越。”


对于这样的担忧,政协经济界一组委员、市经信局副局长应丹华表示赞同。“2020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排行榜中,我市位居第48位,并且我市还是全省22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之一。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我们有雄厚的实力。”她说,但是,温岭的民营经济具有草根性,生命力强、抗击力强,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而且我市几大主导产业均为传统产业,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少。与此同时,在创新赋能上,仿冒已经成为企业的惯性思维,特别是鞋业,以代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设计。我市年产10亿双鞋、鞋业企业5000余家,但规上产值不到100亿元,而福建晋江同为鞋类之乡,年产10亿双鞋,规上产值超1200亿元。



破局,关键之道在于创新


“相较于父辈创新,现在的外部环境更恶劣,工人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年轻人不再愿意进工厂;全球化趋势之下,外贸出口越来越艰难;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市场同质化竞争更激烈。”潘凌杰认为,内忧外患之下,温岭民营企业想要破局,解决之道还在于创新。


林大明对此深有同感。“以前的创业是只要有拼劲就能成功,现在单单有拼劲是不行的,还要有技术人才,要有创新,要有质量,要有拳头产品,要有底气,这样的产品才会有市场。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创新投入,补齐短板,在市场上占据话语权。”


“企业创新的目的其实就是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和更好的效益。但企业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创新,还有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等。”潘凌杰关注到了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在去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通知,就强调了“要强化创新示范引领、推进协同攻关创新、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第一动力,温岭工业经济这些年之所以落后了,根本在于‘创新’上落后了,2019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6%,居全省第64位,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创新主体不优、创新意识不强、创新人才不足、创新氛围不浓,其中创新人才不足是创新落后的主要原因。”应丹华说。


现场的企业家嘉宾都曾经历过人才缺乏之苦。“温岭区位优势不足,很多人才不愿意来温岭,甚至温岭本地的人才都在往外走。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留人、引人,但是依然不够吸引他们。”钟治平说。


九洲电机这几年就将比较大的成本投入到了技术人才团队的打造上,高学历精英、专项人才被他们用高薪吸引到了团队里。如今,公司已拥有以2名“500精英”领衔的60多人的专职研发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和创新投入,这几年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有话语权,很多同行都在用我们的专利技术。”钟治平对此很自豪。


而潘凌杰在接手企业后,首先也在人才团队上作了很大的调整。“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特别是传统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来提升创造力和发展力。”他说。


林大明则是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把本地毕业的技校人才留在本地,让这批人才走进温岭企业,同时把高校人才引入温岭。“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发展,温岭民营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企业对人才、对创新的渴望,应丹华认为,未来温岭关键还是要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体系。一是培育优质的“种子”,温岭目前最缺乏在国内外行业领域中能引领发展的“领军”企业;二是打造肥沃的“土壤”,要继续推进省级高新区、创新综合体等载体建设,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大院大所;三是给予温暖的“阳光”,就是放大政策的引导作用,做到“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并重,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财政、服务协同普惠的体系化政策;最后还要提供充沛的“雨水”,做大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解决“钱”的问题。



引领,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


“先有‘优质种子’,才能有‘参天雨林’。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大企业,目前全市二十强工业企业总产值不到220亿元,而临海吉利一家企业产值就有200多亿元。”引领示范企业的空缺,让温岭传统产业无法形成虹吸效应,这是应丹华觉得遗憾的。


“温岭现在就缺少这样一个‘航空母舰’,如果温岭有一家百亿级甚至两百亿级的企业,就能快速吸引一批供应商过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钟治平说。


对于这个观点,现场嘉宾皆有同感。“大企业真的非常重要,一家大企业的引进,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同时小企业自身创新跟进,整个产业经济就能活起来。”林大明说。


潘凌杰则认为,关注规模引领的同时,温岭还需关注效益引领。“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者隐形冠军企业是非常好的手段。”他说,除此之外,温岭有大量的规上和超亿企业,关注他们在细分领域的引领尤为重要。


“围绕某几个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温岭的当务之急。”潘凌杰说,“温岭有很多传统的强项,比如泵与电机、汽摩配、鞋帽服饰等,如果将这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话,那在市场上会非常有竞争力。”


“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的力量,但政府也需要介入其中,为集群建设提供优惠政策以及搭建服务平台。”钟治平说。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大类产业集群:一类是低成本型产业集群,比如鞋帽服饰;另一类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即突出自主创新的产业集群。我们现在提出的集群培育,就是要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这也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题中之义。”应丹华说,总的方向就是“推动生产标准化、企业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产业数字化”。


她解释,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篇文章”,突出创新驱动、数字驱动“两个硬核”,强化营商环境、创新人才“两大支撑”,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抓好城市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魅力,培育吸引年轻人的外部环境,同时把企业家群体、高层次人才以及技工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好。


图片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