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赋能,看温岭市财政局如何锁定共赢
源稿: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08:45:01 编辑:金敏
(0)

“财政管理最需要解决什么,市民、企业期盼什么,我们就谋划、推出什么,让财政管理和服务朝着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方向,做到更加精确、高效。”温岭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财政数字化改革的初衷。

近年来,市财政局按照现代财政建设要求,确立了打造“服务财政、绩效财政、数字财政、清廉财政”的工作目标,数字财政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今年,省委作出了数字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市财政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力行,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在前几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和治理需求,积极争取改革试点、迭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搭建数字化平台、努力拓展各类应用场景,财政数字化改革效应加快释放,形成了一批颇具辨识度的温岭财政数字化改革成果。

“电子票据”“政采云”“财政资金云平台”“一卡通”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不仅使“带着材料跑”变为“数据网上跑”,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工作理念、方法、机制的全方位变革,从而推进了办事提速、工作提质与能力提升,财政管理和服务更为高效便捷,营商环境得到切实优化。


数字财政用“小切口”实现民生领域“大变革”

“现在真的很方便,再也不用专门去取纸质的票据了,之前流程又麻烦又费时间,一不小心把票据弄丢了还得再跑一趟医院。”近日,李女士去了一趟台州骨伤医院看病,发现医院里的票据开始采用电子票据,这样一来,挂号、缴费、取票可以享受“一条龙”自助服务,整个流程在自助服务机上就可以操作完成,十分便捷,“排队的时间大大缩减了,看病的效率一下子提升了。”

李女士的案例,是我市“电子票据”改革应用场景便民利民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9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打出首张住院电子票据,标志着我市首张财政电子票据成功开具,市财政局便一直在探索电子票据数字化改革的路上不断前进。

到如今,台州骨伤医院正式实现医疗收费票据全流程电子化,这无疑是市财政局持续推进财政票据数字化改革征程上的又一次突破,填补了省内民办非营利医院收费票据全流程电子化的空白。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我市实现了将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成效快速向所有领域延伸的目标。

现在,大到医院就医、学校缴纳学费,小到道路停车,温岭所有行业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全部上线,意味着群众在各部门缴款排队开财政票据的现象成为“过去式”。

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电子票据改革给市民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提升了相关单位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和财政票据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数字化财政在民生领域给百姓带来的福利远不止于此。去年4月份,市财政局正式全面推行“一平台、一卡通”公共财政普惠服务方式,将涉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纳入“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和“一卡通”发放,发放单位只需提供补助资金受益人姓名、身份证号,即可获取补助对象市民卡账号,真正实现涉农惠民补贴资金“一个漏斗”向下,保证了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

截至今年10月,梳理整合到人到户的各类涉农惠民补助资金项目58个,通过平台发放财政补助资金4.8亿元至社保卡,共计103.6万人次受益。

为持续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市财政局坚持便民惠民的服务理念,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6月,我市被列入省“浙里垫付”—“掌上办公”模块试点市县。市财政局按照“一个制度、一个应用、一个标准、一个流程”的要求,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理环节,以“数据跑”代替“人工跑”,打造“一站式”服务联办模式,极大提升了垫付业务的审批效率,实现抢救费用垫付“一件事”全生命周期管理、垫付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切实提高了老百姓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政策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从电子票据改革入手,以“浙里垫付”“一卡通”等平台为抓手,市财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互联网“数据跑腿”的服务管理模式转变。


数字财政以“智”领“云”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近年来,市财政局频出实招,从深化“互联网+”思维出发,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采购审批、政策兑付提速、上线政府项目投资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发力,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直以来,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繁、难、慢”的困扰,主要由于采购制度设计严密,审批程序比较繁琐,办理一次手续有时候需要跑两三个科室、盖三四个章,完成一笔简单的审批业务需要3个工作日以上,既花费采购人的时间,也给采购管理方带来压力。

而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背景下,市财政局借助“政采云”平台,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通过用好担保增信、降低履约保证金等多种方式,减轻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增强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实现采购供应商轻装应标。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等一系列举措,让各采购单位真切体验到政府采购方式的创新,真正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云上走”。

“不用来回跑,节约了制作标书的成本,招投标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线上完成,全程阳光透明。”这是近年来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的企业对于电子投标最普遍的认可。

作为政府采购领域的实施主体,在推广温岭制造、助力消费扶贫、扶小助微上,市财政局也实现了政府采购多领域“云”赋能。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网上超市交易127590笔、交易额8.13亿元,交易量、交易额均居台州市首位,交易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三位。

采购领域的企业享受到了数字化改革的“甜头”,市财政局又趁热打铁,聚焦广大企业“成长的烦恼”,精准施策,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去年,我市“财政资金云平台”彻底和台州“政企通”平台及“浙里办”App打通,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营商环境提升的又一有力举措。

打通后的平台将各类产业奖补资金整合到“一张网”办理,涵盖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政策文件、申报指南、下载表单等要素,企业只需登录系统便可获取所有信息,“一站式”享受财政政策兑现服务。所有流程在线留痕、全程监管,使资金流与决策流、业务流、信息流相融合,既能实现财政资金管理透明、精准,又能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可追溯,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实时跟踪”进展情况,有力推动构建“亲”“清”政企关系。

想企业之所想,就要为其全力提供最贴心的政务环境。2020年7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上线。以“便民”为目标,以“监管”为抓手,以“优服”为标准,财政部门通过管理平台高效地掌握项目审核情况,为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

不仅项目建设单位可以申报,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阅相关建设项目情况,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公开化,促进各单位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财政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各任务阶段的预警,任务责任人会在第一时间收到系统推出的超时项目预警信息,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自实行改革后,项目预结算审核较去年同比综合提速50%以上,实现项目审核“零次跑”。

“打造‘政采云’‘政企通’等多个平台,可以说是财政部门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和老百姓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财政服务,让企业及群众充分、便捷、快速地享受改革红利。”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台的运用,有效提升了财政内部管理水平,推动了财政治理现代化,达到“防风险、促规范、保廉洁”的目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服务提效赋能,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良好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数字财政让财政监管实现“零距离”

今年10月份,坞根镇作为全省16个乡镇内控指引建设试点之一,正式上线运行财政数字化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财政内控指引有效落地的关键工具,主要围绕预算、收支、采购、合同、资产、工程六大类经济活动,借助数字化手段,内嵌政策制度、固化流程权限,建成后将推动预算编制执行、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等领域更加精准、高效,有效防范镇街财政管理风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这是市财政局“数字财政”的又一成功试验,也是该局财政监管新模式的进一步拓展。以财政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为例,此项改革借助电子印鉴等技术手段构建电子化安全体系,打通财政、代理银行、人行、预算单位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传送无纸化、资金运行全流程网络化,大大缩短支付周期。自上线以来,各预算单位支付一次财政资金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审核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平均时间节约7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办事效率。

不仅支付运行“高效率”,资金管理亦“更规范”。支付电子化改革在技术上引入安全支撑控件,建立更科学的信用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防抵赖和防篡改。拿电子凭证安全支撑系统与代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互联为例,原本依靠“大红印章”的人为安全控制扩展为多道电子化“安全锁”共同作用的立体防护机制,改“签字画押”为“电子签章”,保证未经授权的用户“进不来、看不到、改不了”,经过授权的用户“丢不了、拿不走、赖不掉”。在业务上实行链条式管理和全过程留痕管理,实现了资金支付“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有始有终”的资金内控机制,全面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效杜绝资金的截留和挪用等问题。

为进一步管好“钱袋子”,市财政局还依托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标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公款存放网上招标机制,率先在全省各县(市、区)中实现公款存放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以“互联网+”为依托,以规范化的网络操作有效规避操作上的程序性风险,真正实现“阳光下交易”,既扎紧公款存放管理的“铁篱笆”,也拴紧统一、专业的“管理链条”。2020年,我市共完成社保资金网上招标16.3亿元,为全省公款网上招标提供了成功的先行经验。

近期,财政数字化改革又获喜讯,市财政局成功争取到省厅“浙里报”试点单位,目前“浙里报”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工作正在积极部署落实中。“浙里报”应用场景的构建,将形成行事单位公务支出报销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财务报销“一次都不用跑”的愿景,同时助推打通发票(票据)电子化“最后一公里”,引领全社会推进无纸化应用。

网上支付所产生的电子发票不用再查验发票真伪,系统功能能够实现批量审核,出差人员线下消费变成网上支付、电子发票推送,出差费用更加透明。这样不但提高了报销的效率,还减轻了财务人员的负担,提升了单位财务管理标准化、会计凭证电子化、业务平台一体化、财务处理自动化水平。

自启动数字化改革以来,各部门推进数字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建信息化项目持续增加。为避免重复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今年10月,市财政局联合市发改局、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出台《关于2022年市级单位数字化项目预算申报和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建设项目的申报范围、项目预算申报和评审程序,用制度之绳扎紧政府“钱袋子”。

财政治理,恰如棋局,落一子而满盘活。数字化改革,正推动温岭市财政治理的方式、手段、工具、机制的系统性重塑,实现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模糊治理向精准治理的深刻转变。民生“小幸福”,牵引出的是共同富裕的“大场景”。接下来,市财政局将始终坚持从群众的高频需求和治理关键问题入手,按照“创出特色、领跑系统”的目标,夯实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谋深谋实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奋力在温岭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打造更多的财政标志性成果。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 | 见习记者 叶梦影 通讯员 金娴希

编辑 | 郑黎明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