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去年消费投诉举报情况发布 网络消费投诉占比过半
源稿: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5日 10:02:53 编辑:
(0)


  3月13日,市市场监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过去一年全市消费投诉举报情况。2022年,该局认真履行消费维权职责,紧扣受理、分流、办理、反馈等环节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维权效能,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9933件,其中受理消费投诉7053件、占比71%,受理各类举报2880件、占比29%,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商品类投诉占比近九成

  在受理的7053件消费投诉中,商品类投诉有6269件,服务类投诉有784件。按照投诉问题类别分,涉及质量问题2625件、售后服务2060件、食品515件、价格投诉291件、广告251件、合同213件、不正当竞争185件、人身权利123件、商标86件、计量56件、安全61件、标准化28件、认证认可8件、专利5件、其他546件。投诉受理量较大的问题为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食品、价格投诉,合计占比77.85%。

  在6269件商品类投诉中,涉及服装鞋帽3193件、食品873件、交通工具442件、五金交电288件、家居用品282件、儿童用品194件、药品170件、家用电器130件、农资用品81件、通信产品79件、化妆品55件、装修建材54件、首饰39件、计算机产品36件、房屋28件、宠物及宠物用品23件、卫生用品20件、燃料11件、医疗器械9件、照相摄像产品8件、特种设备5件、其他249件。投诉涉及较多的商品为服装鞋帽、食品、交通工具、五金交电、家居用品,合计占比81%。

  在784件服务类投诉中,涉及餐饮和住宿服务245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75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68件、专业技术服务63件、销售服务52件、教育培训服务42件、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34件、洗涤染色服务21件、电信服务16件、停车服务14件、金融服务13件、房屋装修服务13件、邮政服务12件、互联网服务11件、租赁服务11件、交通运输服务11件、旅游服务4件、物业服务3件、其他服务76件。涉及投诉较多的服务为餐饮和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合计占比58%。

  2022年,该局共受理举报2880件,同比下降9%。其中涉及广告违法行为1043件,占36.2%;食品违法行为287件,占10%;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568件,占19.7%;产品质量违法行为204件,占7.1%;不正当竞争行为92件,占2.9%;价格违法行为74件,占4.2%;商标违法行为63件,占2.2%;违反登记管理行为27件,占0.9%;药品问题21件,占0.7%;医疗器械21件,占0.7%;认证认可违法行为12件,占0.4%;计量违法行为9件,占0.3%;特种设备违法行为6件,占0.2%。举报涉及较多的为广告违法行为、食品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合计占比53%。

  从地域来看,投诉举报受理量较大的分别是泽国分局(2411件)、城东所(1792件)、太平所(1383件)。投诉举报实现量降的分别是松门分局(降量18.21%)、箬横分局(降量2.41%)、石塘所(降量1.05%)、坞根所(降量1.45%)。

  职业投诉举报量大

  2022年,疑似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约占全年总量的30%~40%。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举报投诉大部分非以生活消费为目的,具有牟利性,举报投诉内容格式高度统一、诉求用语极其专业。其举报投诉集中于鞋、服装、食品等行业,利用包装标签、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成分表等方面存在的瑕疵或错误要求商家给予数倍赔偿。其常以行政压力向商家索要巨额赔偿,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权利,甚至偷拍、录音、恶意剪辑视频音频施压,商家不堪其扰,经办人员精力牵扯很大,大量挤占了有限的行政资源。

  典型案例 〉〉

  2022年11月至12月间,肖某林、方某圣、李某洋等职业投诉举报人在各超市、小食杂店专门搜寻临近保质期食品,并专门购买经营者未筛查到位的过期食品,以食品过期为由,一方面根据食品安全法向经营者索要千元赔偿,一方面向行政部门施压予以立案查处。该批职业投诉举报人在全国12315平台投诉记录达一二百件,且非以正常生活消费为目的,严重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和执法生态。

  网络消费投诉占比大

  在6269件商品类投诉中,网络销售交易3567件,占56.9%。从商品类别看,网络销售投诉量最高的是服装鞋帽产品。市场监管人员认为,网络消费投诉高于实体店铺和现代购物方式变化有关,也和网络销售售后机制不健全有关。各式购物平台、直播平台注重销售环节忽视售后环节,各类平台以女王节、“6·18”年中大促、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等活动拉动消费额,以直播模式吸引消费者抢购性下单,容易产生消费纠纷。

  典型案例 〉〉

  2022年5月13日,刘女士投诉称,其一个月前通过某直播平台购买的一件预售连衣裙,购买时商家承诺最晚发货时间为5月2日,但临近发货时间,商家用“受防疫举措变化影响”原因,将最晚发货时间多次更改仍未发货。刘女士表示其所在地区物流正常,要求商家按时发货。在调解过程中,商家承认由于该产品工厂产能不足,自己库存也不多,直播间买家下单量超出库存,商品得不到补充,而平台对发货时间有硬性规定,为了不违反平台规定,他只好选择利用“疫情”原因延迟发货。工作人员对商家的行为进行了行政告诫,并帮刘女士达成调解。

  美容美发纠纷频发

  商家利用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行诱导性消费,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商家虽明示价格,但事后消费者若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效果,容易产生消费纠纷。近年来,口头宣称“免费美容体验”实际收费价格不菲的美容美发消费投诉呈多发势头。

  典型案例 〉〉

  2022年11月2日,消费者刘女士反映,商家以提供“免费洗脸”为由,诱导消费者消费。在洗脸过程中,店员不断劝称其皮肤状态差有斑痕需及时护理,在店员的引导下,刘女士购买了12000余元的“护脸套餐”。刘女士去洗脸十几次,感觉没有什么效果,想退剩余金额遭拒后投诉。经查,刘女士在店内所使用的产品均为普通护肤产品,并未标明具体功效。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商家与消费者达成一致,商家现场通过转账的方式退还给刘女士1万元。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丨陈潜 通讯员 陈玲琦

编辑丨陈潜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