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联系我们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曙光时评 | 活学“山海经” 奏活三步“生态曲”
源稿: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16:02:38 编辑:
(0)

本文作者

陈星宇

 温岭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横峰街道马鞍桥村党总支副书记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新一期《平“语”近人》围绕生态文明主题展开,同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5家中央媒体也聚焦厦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呈现在大众眼前。厦门在数十年间“执山为笔,点海作墨”,绘就了中国东南角的“和美画卷”。万千乡村要细悟习总书记的厦门“山海经”,用活三个“生态思维”。

活学“湖”的经验,奏活“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的“攻坚曲”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筼筜,经过了数十年的筑堤围湖、填海圈地后,从“港”变成了“湖”,随后数年内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无度排放入内,很快就收到了大自然的“投诉信”,筼筜从“海风拂渔灯”变成了“臭气熏路人”,诺大的生态难题,死死勒住了厦门可持续发展的“咽喉”。“症状在湖,病根在岸”,时任厦门市委常委的习近平同志不畏困境,决心要打好“筼筜整治攻坚战”,在生态攻坚中,财政拨款、截污处理、清淤筑岸、关停企业、雨污分流,每一步都难跨,但每一步都跨过,在历经几期整治后,“厦门会客厅”美丽且震撼地呈现在眼前。万千乡村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选择与生态“并肩前行”, 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守好生态防线,及时梳理生态重点工作,强有力采取科学措施,对“生态顽疾”对症下“猛药”,在攻坚工作中获取经验与信心,“以点带面”坚决下好污染防治“一盘棋”,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更“美”的成就。

活学“海”的经验,奏活“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的“前瞻曲”

习近平同志在厦期间领导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中将良好生态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该战略放眼未来,为厦门写下了“生态脚本”,在前瞻性极强的顶层设计引领下,厦门海域生态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预见性战略让厦门的发展思路“豁然开朗”,逐步形成了“海中有城,城中有海,海城交融”的城景。在海滩上厦门同样下足了“蓄力”功夫,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捕捉到海滩红树林的巨大价值,拨费开展红树林保护课题研究,“海滩卫士”也在此后牢牢“守卫”海域生态。眼睛看到一年后,是“生态修复”的胜利;眼睛看到十年后,是“生态繁荣”的胜利,看生态的目光不能“限于一隅”,要有预见性地从“时间维度”作长远规划,从“治一棵树”达到“活一片林”的效果。万千乡村要从村情实际出发,不贪恋“蝇头小利”,前瞻性构思生态发展道路,与未来“对话”,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更“远”的成就。

活学“山”的经验,奏活“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产业曲”

军营村位于厦门北部,地处大山深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经济发展受限严重,村民为了发展茶叶种植对森林乱砍滥伐,然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寥寥无几,俨然成为了厦门的“贫困村”。时任厦门市委常委的习近平同志经过调研提出了“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军营村开始山上造林巩固水土,山下发展多样种植,村里推动从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产业,实现了生态友好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如今军营村优美的生态更是带来了“蓬勃”旅游产业,村民纷纷过上了“靠生态吃饭”的富足日子。“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乡村发展中,生态与产业应相辅相成,产业发展中要考虑生态,不“竭泽而渔”,生态稳定后要引入产业,不空有一抹“绿”。万千乡村要力促两者“螺旋式上升”,达成“生态共富”,用生态“留人”,用产业“淘金”,既要“美美与共”又要“盆满钵满”,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更“富”的成就。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供稿丨陈星宇

来源丨共产党员网

编辑丨陈敏巧


推荐文章
相关新闻